点评:自古以來,河內都是越南的政治中心。所以,大部份同古朝代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在河內及周邊搵到。這一次,在大除夕夜來到河內的舊城區。我們的團隊竟然趕得切來到行程的最後一個景點《玉山祠》。這是一個在還劍湖內的寺廟。寺內供奉文昌和13世紀大破元軍的英雄陳興道。當然,最重要的是要來看已經在2016年絕種的還劍鱉標本啦。
《玉山祠》的位置就是河內舊城區旁的還劍湖。正確位置就是此湖的其中一個湖中島。還劍湖內,總共有兩個島。其一就是《玉山祠》的所在地 "玉山島",其二是一個名叫 "龜塔" 的小島。 "龜塔島" 就是一個只供湖內神獸還劍鱉享用的。
原《玉山祠》,是陳朝 (約13、14世紀) 時期興建的。但現今我們參觀的《玉山祠》,是在阮朝時期 (約19世紀) 時,由當時的官臣儒士阮文超主持 於 1865年修建的。
《玉山祠》內,有一個叫 "筆塔" 的建築。塔身上豎刻“寫青天”三個大字。是一個對文學的致敬。
過了 "筆塔" 之後,就有一個名叫 "大硯" 的門。這一道門,是一個硯台。既然有一支 "筆" 那就要 "墨硯" 所以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相對稱的設計。
穿過 "大硯" 之後,就正式到達《玉山祠》的範圍了。我們先走去湖邊的地方看看。那天,是晚上,而且是大除夕的晚上。整個還劍湖的周邊已正在準備跨年 Party。採排的燈光及周圍建築的燈光,把還劍湖的夜景弄得五光十色。
而我們欣賞湖景的地點,是位於寺前方,一個叫 "鎮波亭" 的建築。網上找不到太多關於此亭的資料啊。總之,這是一個欣賞整個還劍湖的最佳位置啦。
而 "得月樓" 是 《玉山祠》 的內門,意為能接住月光的塔。
去到《玉山祠》的主殿了。北側第一廟供奉陳興道和文昌。文昌塑像手持筆,而寺內的關刀,相信就是三次率軍擊退元蒙軍隊入侵而聞名的皇室成員及將軍陳興道的。
對越南的古代歷史不太感興趣啊。所以,我們花最多時間欣賞的,就是保存在《玉山祠》內的兩隻還劍鱉。
還劍鱉,又稱黎利鱉。根據越南學者的分類,這是斑鱉的一個異種。如今,最後一隻還劍鱉於2016年死亡。就同於1967年死亡的鱉同樣被製成標本,保存在寺內。也代表說,還劍鱉已經絕種。
但根據國際的研究,還劍鱉同斑鱉是同種的。目前已知的活體斑鱉僅剩4-5隻。
而還劍鱉的傅說就是越南後黎朝開國時 (15世紀),越南爆發藍山起義前夕,一名漁夫在昇龍的水軍湖撒網捕魚時撈得一個古劍的劍身,上刻「順天」二字,漁夫將它送給了當時的義軍領袖黎利,隨後黎利又得到了一個與之相配的劍柄,於是組裝成了一把順天劍。在抗明十年戰爭中,黎利一直將此劍帶在身邊,最終擊敗明朝軍隊,建立了後黎朝。不久後的一天,黎利來到水軍湖乘御舟遊玩,湖面浮出一隻巨黿叼走此劍沉入水下。黎利認為,這是巨黿在抗明戰爭之際賜給他這把神劍,以幫助他戰勝敵軍,而當天下恢復太平後,巨黿似乎有意收回神劍。黎利決定將水軍湖改名為「還劍湖」,意指歸還神劍的地方。
開心的一個遊歷。了解到越南的古代史之餘,又見到越南國的神獸。也在寺內欣賞到美麗的遏劍湖景色。可以說是一舉三得。本來會是錯過的一個景點,在此,要多謝導遊的堅持,能讓團隊趕得切關門前,入寺參觀。